(通讯员 李泽玉)4月12日下午,在图书馆马克思书院,太阳集团1088vip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申超老师组织了主题为“学习唯物史观、趣说历史人物”的思政第二课堂“学马观史”第二次线下活动,活动特别邀请太阳集团1088vip刘晓红老师、屈蓉老师,电子工程学院张玲老师为主持嘉宾,丁香书院10余名同学、电子工程学院4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活动。活动中气氛轻松,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勇于表达对于历史人物的个人看法和独到思考,其中唇枪舌战,好不精彩。
活动开始,申超老师按照以往的习惯,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放松,也有利于彼此的互相了解,让同学们自报家门,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大家紧张的心放了下来,情绪更加饱满的进入讨论和思考之中。
首先便是个人的分享环节,曹烨和侯凯文讨论了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复杂关系;李泽玉对于“纸上谈兵”这个有明显的逻辑错误的成语,在结合历史事实,把赵括这个以空口自吹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另一面做了介绍,并且联系了本次课程的主题——唯物史观,就是品评历史人物结合当时的实际,正所谓是“易地而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刘祎志讨论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张铭扬讨论了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沙一卓讨论了列宁与斯大林的对比,刘若琛介绍了辜鸿铭中国文化观念,蔺梓铭介绍了智利领袖切·格瓦拉及其领导的革命,电子工程学院入党积极分子马世佳、杨宝烁、胥涵博、张浩哲同学聚焦章太炎、梁启超、辜鸿铭、李鸿章等历史人物,从他们的生活趣事展开,讨论了自己对于人物取得的历史成就的认识。冯楚轩则介绍了家乡的历史人物敖昌骙,可谓是古今中外,褒贬不一的人物皆囊括其中。
随后,申超老师以章太炎,梁启超,辜鸿铭的人生趣事为例,分享了两个品评人物的方法,分别是:建立历史标准“人群”和摆脱“倒放电影”思维,并且结合三个实例,不仅让同学们对于这三位历史人物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这种研究历史人物的方法。
针对同学热议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问题,刘晓红老师结合抗战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数字化的呈现只是判断依据之一,不能仅仅从战争的牺牲人数衡量抗战的实际作用,实际上应当分阶段来全面看待具体作用,辅之以正确的历史观,才能认清抗战中谁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屈蓉老师首先提出应当采用阶级分析法进行讨论一些具体历史事件或人物,以抗战后期国民政府丧失民心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花园口决堤到长沙的焦土作战,都可以看出国民党失败之因。其次认为注重史料,进行全面分析。近现代史料众多,应当审查史料的可靠性。
同学们还提出了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实现的方式问题,刘晓红老师从理论高度结合改良与革命的基础展开分析,对比中国与智利不同国情与社会基础,指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方式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谈到砸碎旧制度,迎来新世界的必然性。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张玲老师推荐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一书,从文风谈起,讨论了李鸿章人生浮沉的波浪起伏过程,主张一定要结合晚清的社会条件全方位认识历史人物。
最后便是同学们自由讨论时间,每个同学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去努力的更加深刻的,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去了解历史的、政治的真相。少年心事当拿云,不负平生八尺躯。这种积极向上的热情深深的印入了我们的脑海中。
随着最后一个论点的阐述结束,同学们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更好的认识了唯物史观对于评价近代历史人物的适用性,满载着老师所分享的精神食粮和其他有志青年的独特见解,本次活动圆满结束!